在研磨、拋光方面是兩個不同的工序,這兩個工序合起來稱為磨光。爆口后的產品仍然存在缺口、有尖銳邊緣等缺陷,故多采用磨口進行整修,根據研磨不同階段磨料粒度的不同,分為粗磨和細磨。細磨是粗磨與拋光工序之間的一個承接工序,節約拋光時間,減少拋光的難度。由于研磨過程中除提供冷卻水外還要提供磨料,磨料的粒度及供給量對研磨效率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。研磨需要選擇相適應的磨料和磨料粒度,粗磨采用較粗的粒度,提高研磨效率,即通過粗磨在較短的時間內使玻璃制品達到合適的外形或表面平整,之后用細磨料提高研磨質量,即通過細磨使產品達到拋光要求表面質量磨盤材料硬度大,能提高研磨效率。
鑄鐵材料的研磨效率為1,有色金屬則為0.6,塑料僅為0.2。但硬度大的磨盤使研磨表面的凹陷深度也較深,另外研磨盤的轉速和壓力與研磨效率都成正比關系,根據這兩種原理,近些年來推出一種金剛石磨盤,可提高粗磨效率,節約勞動時間,降低工人勞動強度,這種磨盤是將硬度比較高的材料——金剛石顆粒澆鑄到磨盤面上,金剛石顆粒的厚度僅為幾毫米。金剛石顆粒的硬度比普通磨盤鑄鐵材料的硬度大,配上極快的轉速(2100r/min,普通磨盤轉速通常為300r/min),不需要提供磨料,只需提供足夠的冷卻水就能進行快速研磨,磨盤轉速快,切削量大,粗磨效率可以提高3~5倍,而且工作現場干凈整潔。對磨盤的平整度要求很高,使用半年左右就需重新澆鑄找平處理,處理兩至三次后磨盤就報廢,磨盤使用成本較高為了減小口部內側棱角,增加產品的安全性,細磨后有一道工序稱為倒口或倒棱。所示是在爆口后使用磨盤處理口部鋒利的斷面,屬于粗磨或細磨,可以處理口部外側的棱角。